01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始建于1994年,始终秉承“中国立场、全球视野、法律正义、社会责任”的发展定位,走出一条与综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错位发展之路。学院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设有新闻学硕士、传播学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三个研究生专业;其中新闻学专业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同时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同时是西南地区第二个拥有新传学科一级博士点的院校。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主要方向中,传播法学、法制新闻、舆论学、舆情管理都是比较强势的,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了解一下。
02西南政法大学分数线及专业目录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
招生信息解读:
学硕:从近三年的招生信息表可以看出,学硕的招生并没有太大波动,一直稳定在25人左右,推免人数也保持在4人左右,招生数据还是相当可观的,并且每年最后都扩招了2—4各名额,对报考的学生来说比较友好。
专硕:西南政法大学的专硕招生人数在新传专业中名列前茅,预计2024年的招生也会持续走高。但考生需要考虑,专硕的复试线会比学硕高,但也并没有超过太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情况酌情考虑。
03西南政法大学导师介绍
李珮
职称:党委书记、院长、
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国际新闻
文献:《全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路径探析》
《后现代语境下数字出版营销情感策略研究》
蒙晓阳
职称: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传媒法治、法治新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文献:《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异化转向与伦理重建》
《虚拟偶像行业中声音侵权现象及治理》
陈笑春
职称: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媒介知识产权、法治传播
文献:《慢直播对重大题材新闻报道的融合与创新》
《乡村振兴语境中公益直播带货的叙事意义考察》
蔡斐
职称:教授,学院院长助理
研究方向:新闻史学、新媒体研究、新闻传播法治
文献:《知识经济要平衡好商业逐利与公共利益》
《在华日本人反战宣传新史科国际报论述》
贺艳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影视传播、媒介文化
文献:《媒介技术视角下互动据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融合文化视角下互动剧的受众研究》
04西南政法大学参考书
【专硕和学硕同卷,考试时考察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使用说明:这本书是已经是西政多年考试的参考书了,建议边看边画框架、方便日后进行记忆。在学习此书时,由于文字易于理解,考生可以适度补充其他新闻学书籍一起学习。根据历年考题,本书要求全文背诵。
重要程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使用说明:本书属于所有新传考生入门新传必看的书籍,第一次看觉得看不明白的同学可以先看看李彬老师的《传播学引论》帮助入门。在理解相关理论时,最好能够结合时事进行理解分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根据历年考题,本书要求全文背诵。
重要程度:★★★★★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使用说明:本书是为实务试卷所准备的,但根据西政的实务特色,会发现实务想要获得高分需要多写多练,不必太专注于书本。建议考生在看此书时,以记者的身份去审视和思考,是否有更好的答案和做法。阅读、勾画即可。
重要程度:★★★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 1500-2000》,李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使用说明:这两本书是为学硕的同学进入复试之后需要学习的,在初试阶段,或者是专硕的同学,不需要看这本书。学硕的同学进入复试之后,需要根据书本内容,了解中新史,梳理时间线,并结合当下的政策与热点进行思考,背诵即可。
重要程度:★★★
05西南政法大学真题解析
通过2022和2023的考题,可以发现西政出题仍然是以“红专”为基本准则,看重基础,并且逐渐朝法治靠拢。整体的出题方向是越来越灵活了,所以不存在绝对的押题一说。但可以明确的是,西政对考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已经不同于2021年之前的,“我只把书上的内容背熟就能上岸”。
西政的真题呈现出以下特色:
1、仍然看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尽管融入了部分法制知识与学术热点,但总的来说,课本的基础知识仍然占据了大部分。西政的两本理论参考书籍《传播学教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毫不夸张地说,依然是需要我们全文背诵的。
2、题量较大,对知识点熟悉度要求较高。体现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科目,分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板块,每个板块75分,总计8道大题。正常情况下院校一般一科考4道大题,题量大致为4道名解、3道简答,1道材料、2道论述,而西政440这科总计考7个名词解释、3个简答,2道论述、2道材料题,题量大了四分之一,因此考西政的同学做题时需要抓紧时间,否则很容易做不完题目,同时对于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也具有颇高的要求。
3、对题型进行创新,重视考生的应变能力。在334这套试卷中分别涉及了消息、材料分析、评论这几个类型。在2023年,再次出现了微博消息和短评,证明出现过的新题型,是有可能再次出现的,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注重真题,培养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