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协议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120余年的办学历程,见证了河南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见证了河南近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7年与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成为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学校建有郑州文化路校区、龙子湖校区和许昌校区,占地面积264.83万㎡。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8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33319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251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02人,博士学位13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各级各类人才123人。先后获评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高校、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
学校大力实施“281”平台建设计划,建设有神农种业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等2个河南省实验室,8个国家、国际科研平台,10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9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650余项。2020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连续突破1.9亿、2.4亿、3.7亿元,产出世界上首张黑麦基因组高质量精细物理图谱、首款地方鸡基因组液相芯片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学校着力实施“241”学科建设行动,作物学、兽医学学科入选省“双一流”创建工程,现有作物学、兽医学、林学、农业工程4个优势特色学科群,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22年,学校和3个学科在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3个学科被列入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名单。2022年以来,学校新增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累计达到5个。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B类学科从4个增加至6个,兽医学实现B+层次的新突破。
学校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河南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部署,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坚持“聚焦农、小综合、大特色、创一流”的发展思路,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办学特色,正在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向着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进。